近日,广西铁路传来重磅消息 —— 首单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成功落地。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广西外贸物流开辟了高效、便捷的新路径,更标志着我国铁路外贸运输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而在这一进程中,高铁的快速发展和高铁乘务员的优质服务,也从侧面为铁路外贸运输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共同勾勒出广西铁路运输多元化发展的美好图景。
“一单制” 外贸运输,简单来说,就是货物从起运地到目的地的整个运输过程中,仅需使用一份运输单据,实现 “一次委托、一单到底、全程负责”。以往,外贸货物通过铁路运输时,往往需要在不同运输区段使用不同的单据,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的对接,不仅手续繁琐,还容易出现信息断层、责任不清等问题。以广西的电子产品出口为例,从南宁的工厂到东盟国家的港口,传统运输模式可能需要经过国内铁路、跨境铁路、港口运输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单据,货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协调各方。而此次落地的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将这些环节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份统一的单据,实现了全程可视化追踪和责任明晰化,让外贸运输变得 “简单” 起来。
此次广西铁路首单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运输的是一批从南宁运往越南河内的电子配件。这批货物在南宁国际铁路港完成报关、查验后,凭借一份 “一单制” 单据,通过中越跨境铁路专线直接运往河内,全程仅用 3 天时间,较传统运输模式缩短了 1 天半。货主企业负责人难掩喜悦:“以前运输货物要对接好几个部门,单据一大堆,现在有了‘一单制’,全程一个单据搞定,还能实时查看货物位置,太方便了!” 这单业务的成功落地,为广西乃至全国的铁路外贸运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的成功,离不开广西铁路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南宁国际铁路港作为广西最大的铁路物流枢纽,不断完善仓储、报关、查验等配套设施,为 “一单制” 的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铁路部门还搭建了智能化物流信息平台,将货主、铁路、海关、货代等各方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 “一单制” 单据将货物信息、运输状态、通关信息等实时共享,实现了全程透明化管理。
高铁的发展为广西铁路外贸运输创造了良好的运输环境。随着广西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南宁与周边城市以及国内主要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大量的旅客选择高铁出行,使得普速铁路的货运能力得到有效释放,为外贸货物运输腾出了更多的运力。比如,南宁至广州的高铁开通后,两地旅客出行时间大幅缩短,原本承担部分客运任务的普速铁路,如今可以更多地投入到货运中,为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充足的线路资源。
高铁乘务员的优质服务,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铁路运输的整体形象,为外贸运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广西的高铁线路上,高铁乘务员们始终以专业、热情的态度服务每一位旅客。她们熟悉沿线的风土人情,能为旅客提供详细的出行指引;她们关注旅客的需求,及时解决旅途中的各种问题。这种高品质的服务,让更多人感受到铁路运输的便捷与温暖,也间接提升了铁路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公信力,为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广西铁路首单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的成功落地,意义深远。它不仅提高了外贸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还加强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助力中国 — 东盟自贸区 3.0 版建设。随着 “一单制” 外贸运输模式的不断推广,预计未来广西铁路外贸货运量将大幅增长,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铁路部门将进一步优化 “一单制” 外贸运输服务,扩大覆盖范围,将更多种类的货物纳入其中。同时,继续加强与高铁网络的协同,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货运列车与高铁列车的高效运行。高铁乘务员们也将继续提升服务水平,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共同推动广西铁路运输事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广西铁路首单 “一单制” 外贸运输订单的成功落地,是铁路外贸运输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与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乘务员的贴心服务相互促进,共同为广西的外贸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启了外贸物流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