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Code":200,"data":[{"id":27546,"site_id":1,"channel_id":8,"category_id":6,"call_index":"","title":"暑游齐鲁:乘高铁解锁山东轨道文旅新体验","link_url":"","img_url":"","seo_title":"","seo_keywords":"","seo_description":"","tags":"","zhaiyao":"七月的齐鲁大地,暑气与活力交织。当第一班济青高铁列车从济南东站驶出,窗外的荷花池与麦田飞速后退,一场 “轨道上的山东文旅” 盛宴正式拉开序幕。这个暑假,山东依托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将泰山的雄奇、三孔的厚重、海滨的浪漫串联成线,让游客在车轮与铁轨的交响中,…","content":"
      七月的齐鲁大地,暑气与活力交织。当第一班济青高铁列车从济南东站驶出,窗外的荷花池与麦田飞速后退,一场 “轨道上的山东文旅” 盛宴正式拉开序幕。这个暑假,山东依托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将泰山的雄奇、三孔的厚重、海滨的浪漫串联成线,让游客在车轮与铁轨的交响中,触摸齐鲁文化的脉动。
      高铁的飞驰,让山东的文旅版图变得触手可及。清晨在济南品尝甜沫配油旋,中午到泰安登泰山观云海,傍晚去青岛喝啤酒吃海鲜 —— 这样的 “一日三城” 体验,如今借助京沪高铁、济青高铁等线路成为现实。济南西站的 “高铁文旅服务台” 前,刚下车的上海游客周女士正拿着《山东高铁旅游地图》规划行程,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 “儒家文化线”“滨海度假线”“红色研学线” 等主题线路,每个站点旁都附有特色美食与必游景点推荐。“从上海坐高铁到济南只要 3.5 小时,比自驾轻松太多。” 周女士笑着说,她计划用 5 天时间,沿着鲁南高铁一路向东,打卡曲阜三孔、蒙山景区和日照海滨。
      车厢之内,文旅体验早已悄然开启。G6955 次 “孔子文旅号” 高铁上,高铁乘务员小张正为旅客分发《论语》精选册页,她的制服袖口绣着 “仁义礼智信” 字样的篆体纹样。“各位旅客,前方即将到达曲阜东站,这座古城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小张的讲解带着独特韵律,她指着车载屏幕上的动画短片,讲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这趟特色列车的内饰充满文化元素:行李架挡板印着《清明上河图》(局部),小桌板背面是山东非遗剪纸图案,就连卫生间的提示音都用了古筝版《茉莉花》。“我们希望旅客从上车开始,就沉浸在山东文化的氛围里。” 列车长介绍,暑期每逢周末,车厢内还会举办 “论语接龙”“书法体验” 等互动活动,获胜者能获得三孔景区的免费门票。
      高铁线路如银线串珠,将山东的文旅瑰宝紧密相连。沿京沪高铁南下,泰安站外的旅游直通车 15 分钟可达泰山脚下,游客可乘缆车登顶后,再乘高铁奔赴徐州;鲁南高铁串联起曲阜、临沂、日照三城,既能在三孔景区参与 “开城仪式”“拜师礼” 等沉浸式体验,也能到沂蒙红嫂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傍晚还能在日照万平口海滨欣赏黄海日落。“以前从曲阜到日照要转两趟车,现在鲁南高铁直达只要 1 小时 40 分钟。” 临沂文旅局的工作人员说,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联合推出 “一票通”,持高铁票可享受 200 多个景区的门票折扣。
      高铁的便捷,更激活了山东的乡村文旅资源。在济莱高铁雪野站,刚下车的游客被站台上的 “乡村旅游指南” 吸引 —— 指南上标注着周边的采摘园、民宿和非遗工坊。“从济南市区坐高铁到这里只要 25 分钟,比去市区公园还方便。” 正在采摘蓝莓的济南市民王女士说,暑期的雪野湖畔,不少家庭乘着高铁来体验 “渔樵耕读”:上午在茶园采茶,下午跟着渔民捕鱼,傍晚在民宿学做莱芜炒鸡。这种 “高铁 + 乡村” 的模式,让山东的美丽乡村不再遥远,仅上半年就接待游客超 800 万人次。
      高铁乘务员们化身文旅使者,让旅途更具温度。在青岛开往烟台的 G6921 次列车上,乘务员小李正用快板表演介绍胶东半岛的美食:“烟台苹果莱阳梨,蓬莱小面配海蛎,威海刺参味道鲜,青岛啤酒数第一。” 她的表演引得车厢里掌声阵阵,不少旅客拿出手机拍摄。列车到达烟台南站后,她还主动为老年旅客联系景区直通车,“很多游客是第一次来山东,我们多搭把手,他们的体验会更好。” 这种 “旅途服务 + 文旅引导” 的模式,成为山东高铁服务的鲜明特色,今年暑期已收到旅客感谢信 3000 多封。
      夜幕降临,青岛北站的 “高铁文旅夜市” 热闹非凡。刚下高铁的游客在这里就能尝到青岛大虾、周村烧饼、德州扒鸡等特色美食,还能欣赏吕剧、皮影戏等非遗表演。夜市尽头的 “未来车站” 展厅里,孩子们正通过 VR 设备体验 “穿越百年胶济铁路”。从 1904 年胶济铁路通车,到如今 “四横六纵” 高铁网成型,山东的轨道文旅正书写着新的篇章。这个暑假,不妨登上高铁,让车轮载着你,去邂逅泰山的日出、孔府的礼乐、海滨的晚风 —— 轨道上的山东,正等待着每一位旅客的探索与发现。


","sort_id":1,"click":0,"status":0,"is_msg":0,"is_top":0,"is_red":0,"is_hot":0,"is_slide":0,"is_sys":1,"user_name":"admin","like_count":0,"add_time":"2025-07-11T10:13:52.953","update_time":null,"sub_title":"","source":"本站","author":"管理员"},{"id":26442,"site_id":1,"channel_id":8,"category_id":6,"call_index":"","title":"高铁式专列引领热潮,乘务员护航入藏旅游新高峰","link_url":"","img_url":"","seo_title":"","seo_keywords":"","seo_description":"","tags":"","zhaiyao":"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入藏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以来,入藏旅游专列迎来井喷式增长,开行数量与服务游客量双双创下新高,成为连接内地与雪域高原的 “金色纽带”。在这背后,旅游专列借鉴高铁的高效便捷理念,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为游客打造舒适的入藏之旅,高铁…","content":"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入藏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以来,入藏旅游专列迎来井喷式增长,开行数量与服务游客量双双创下新高,成为连接内地与雪域高原的 “金色纽带”。在这背后,旅游专列借鉴高铁的高效便捷理念,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为游客打造舒适的入藏之旅,高铁乘务员般的贴心服务更是让旅程充满温暖与安心。
      据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透露,截至 6 月初,已累计开行进藏方向旅游专列 20 列,服务游客 8000 余人次,这一数据刷新了近 5 年来的纪录。自 2020 年起,青藏集团公司已累计开行超 170 列旅游专列,安全运送超 5.07 万人次游客,其中入藏方向专列达 61 列。今年 3 月开行的 “大美青海・幸福西藏” 号品牌专列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已开行 14 列,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 10 余个省份乃至海外的游客,成为入藏旅游的热门之选。
      这些入藏旅游专列巧妙融合了高铁的高效优势与传统旅游列车的特色。专列沿青藏铁路、拉林铁路行驶,将青海湖的澄澈、昆仑山的巍峨、可可西里的神秘、羌塘草原的广袤以及雅鲁藏布江的磅礴串联起来,让游客在一趟旅程中领略到极致的高原风光。在运行时间上,专列精心规划,尽量减少旅客候车与换乘时间,如同高铁般准时高效,大大提升了旅行效率。
      在服务品质上,入藏旅游专列的乘务团队向高铁乘务员看齐,全力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乘务员们接受了系统且严格的培训,不仅熟练掌握了高原旅游服务的专业知识,如高反应对措施、高原气候特点等,还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与应急处理技能。列车开行前,乘务员仔细检查车厢内的供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为旅客应对高原反应提供坚实保障。
      列车运行途中,乘务员时刻关注旅客需求。他们增加车厢巡查频次,及时为旅客送上热水、毛毯,提醒旅客补充水分、添加衣物。遇到有高反症状的旅客,乘务员凭借专业知识,迅速提供帮助,或是调整旅客座位到通风较好的区域,或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简单治疗。对于老年旅客和儿童,乘务员给予特别关照,为老人准备舒适的靠垫,为儿童提供有趣的高原知识绘本,让不同年龄段的旅客都能感受到关怀。
      为丰富旅客的旅途生活,专列乘务员们还组织了多样的特色活动。在餐车,乘务员们与厨师团队合作,精心制作酸奶、奶茶、手抓羊肉等藏区特色美食,让旅客提前品尝到高原风味。同时,邀请当地文艺团体上车表演,悠扬的藏歌、欢快的锅庄舞,让旅客沉浸在浓郁的藏文化氛围中,缓解旅途疲劳。乘务员们还会收集旅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对服务进行优化,让旅客的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完美。
      此外,铁路部门与文旅部门紧密协作,推行 “旅行社联合 + 旅游团整合” 模式,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旅客群体的需求,推出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专列服务。针对 “银发游客” 这一主力军,专列在行程安排上更加舒缓,住宿选择更注重舒适性,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入藏旅游专列开行数量与服务游客量的创新高,不仅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旅行体验,也为西藏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随着服务的持续升级与市场的不断拓展,入藏旅游专列将在高铁式高效与优质乘务服务的加持下,吸引更多游客奔赴这片神秘而美丽的雪域高原,书写更多精彩的旅行篇章。

【关注本网站】:掌握行业实时动态丨高铁招聘信息最新招聘2025丨高铁招聘网最新招聘官网2025丨高铁乘务员报名官网丨全国高铁乘务员招聘官网铁路招聘丨高铁乘务员丨2025年高铁招聘丨乘务员招聘丨高铁乘务员招聘丨高铁招聘官网丨铁路招聘官网丨铁路局招聘信息丨铁路局乘务员招聘丨高铁乘务员要求丨铁路人才招聘网丨高铁票查询丨2025年铁路局招聘丨售票员招聘丨高铁招聘


","sort_id":1,"click":0,"status":0,"is_msg":0,"is_top":0,"is_red":0,"is_hot":0,"is_slide":0,"is_sys":1,"user_name":"admin","like_count":0,"add_time":"2025-07-10T16:23:57","update_time":"2025-07-10T18:24:45.083","sub_title":"","source":"本站","author":"管理员"},{"id":26547,"site_id":1,"channel_id":8,"category_id":6,"call_index":"","title":"2025 南京旅游必去景点攻略:六大经典打卡地,畅享古都魅力","link_url":"","img_url":"","seo_title":"","seo_keywords":"","seo_description":"","tags":"","zhaiyao":"在 2025 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南京之旅吧!便捷的高铁网络让出行变得轻松,而热情专业的高铁乘务员也将为你的旅程增添一份安心。接下来,就为你详细介绍南京六大必去经典打卡地。 一、中山陵:庄严肃穆的伟人纪念地 从各地乘坐高铁抵达南京南站后,可换乘地铁前…","content":"

      在 2025 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南京之旅吧!便捷的高铁网络让出行变得轻松,而热情专业的高铁乘务员也将为你的旅程增添一份安心。接下来,就为你详细介绍南京六大必去经典打卡地。
      一、中山陵:庄严肃穆的伟人纪念地
      从各地乘坐高铁抵达南京南站后,可换乘地铁前往中山陵。高铁乘务员会在旅途中温馨提示换乘信息,让你顺利抵达。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沿着长长的墓道前行,两旁的雪松高大挺拔,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历史。当你登上数百级石阶,站在祭堂前,俯瞰整个陵园,那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让人不禁对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充满敬意。
      二、夫子庙 - 秦淮风光带:感受千年古都韵味
      从南京站乘坐地铁很快就能到达夫子庙 - 秦淮风光带。这里是南京历史文化的荟萃之地,夜晚的秦淮风光带更是美不胜收。高铁乘务员可能会在你乘车时分享一些南京美食,而夫子庙附近正是品尝南京特色小吃的绝佳地点,如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梅花糕等。漫步在夫子庙古街,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乘坐秦淮河上的游船,两岸灯光璀璨,画舫凌波,感受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独特魅力,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金陵城。
      三、南京博物院:探寻历史的宝藏
      前往南京博物院,可从南京南站乘坐公交或打车前往。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在乘坐高铁时,乘务员或许会提及博物院的珍贵藏品,激发你的期待。一进入博物院,宏伟的仿古建筑便吸引目光。在这里,你能看到历史馆里的各类文物,从远古时期的石器到明清时期的精美瓷器、书画等,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特展馆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精彩展览,让你深入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
      四、玄武湖:城市中的天然氧吧
      从南京站步行即可到达玄武湖。高铁乘务员会告知你周边景点分布,让你合理规划行程。玄武湖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之一,被誉为 “金陵明珠”。沿着湖边漫步,湖水波光粼粼,远处的紫金山倒映在水中,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春天,湖边的柳树抽出新芽,桃花盛开;夏天,大片的荷花竞相绽放;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飘落;冬天,雪后的玄武湖银装素裹,各有一番景致。你还可以乘坐游船,近距离感受湖水的温柔。
      五、鸡鸣寺:古刹钟声,宁静致远
      鸡鸣寺紧邻玄武湖,交通十分便利。当你乘坐高铁前往南京时,乘务员会为你介绍南京的宗教文化景点,鸡鸣寺便是其中之一。这座千年古刹香火旺盛,建筑风格独特。寺内的药师佛塔高耸入云,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春天,鸡鸣寺路的樱花盛开,粉色的花朵与古寺的黄墙相映成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进入寺内,听着悠扬的钟声,感受着宁静祥和的氛围,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
      六、总统府:见证历史的风云变幻
      从南京南站乘坐地铁可直达总统府。高铁乘务员在旅途中会为你讲述南京的近现代历史,总统府在其中有着重要地位。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在这里,你可以参观煦园的江南园林风光,欣赏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走进历史陈列馆,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和资料,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南京的旅程中,高铁为你快速抵达各个景点提供了便利,而高铁乘务员贴心的服务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你的旅途。2025 年,快来南京打卡这六大经典景点,感受这座古都的独特魅力吧!

","sort_id":1,"click":0,"status":0,"is_msg":0,"is_top":0,"is_red":0,"is_hot":0,"is_slide":0,"is_sys":1,"user_name":"admin","like_count":0,"add_time":"2025-07-09T11:53:04.277","update_time":null,"sub_title":"","source":"本站","author":"管理员"},{"id":26546,"site_id":1,"channel_id":8,"category_id":6,"call_index":"","title":"从铁皮暖壶到复兴茶香:火车服务变迁里的时代温度","link_url":"","img_url":"","seo_title":"","seo_keywords":"","seo_description":"","tags":"","zhaiyao":"1983 年的绿皮火车上,列车员王桂英提着铁皮暖壶穿过拥挤的车厢,壶身上的红漆已被磨得斑驳。“让一让,添热水喽!” 她的吆喝声混着煤烟味在车厢里回荡,乘客们纷纷举起搪瓷缸子,暖壶嘴喷出的白汽在结着冰花的车窗上凝成水珠。那时的硬座车厢没有空调,冬天靠煤炉取暖,…","content":"
      1983 年的绿皮火车上,列车员王桂英提着铁皮暖壶穿过拥挤的车厢,壶身上的红漆已被磨得斑驳。“让一让,添热水喽!” 她的吆喝声混着煤烟味在车厢里回荡,乘客们纷纷举起搪瓷缸子,暖壶嘴喷出的白汽在结着冰花的车窗上凝成水珠。那时的硬座车厢没有空调,冬天靠煤炉取暖,夏天全凭开窗通风,铁皮暖壶是旅客最依赖的 “移动水源”,每天要往返加水点二十多趟,王桂英的制服后背总浸着圈汗渍。
      四十年后的今天,“复兴号” 高铁的商务座车厢里,乘务员李薇正用银质茶具冲泡碧螺春。透明的玻璃壶里,茶叶舒展成嫩绿色的雀舌,她手腕轻转将茶汤注入白瓷杯,杯底 “复兴号” 标识在灯光下若隐若现。“您的茶请慢用,需要续水随时叫我。” 她的声音柔和得像春风拂过湖面,与当年王桂英的吆喝声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从铁皮暖壶到现泡茶艺,火车上的饮水变迁,藏着中国铁路最生动的发展注脚。
      在铁路博物馆的展柜里,那只 1980 年代的铁皮暖壶仍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壶盖缠着防滑胶带,壶底凹陷着碰撞的痕迹,内胆上还留着水垢的印记。讲解员指着旁边的照片说:“绿皮车时代,每节车厢配两只暖壶,加满能装 80 升水,遇上春运要从早加到晚。” 照片里,王桂英正踮脚给上铺乘客递暖壶,背后的行李架堆得像小山,有人用绳子把搪瓷缸吊在行李架上,生怕打翻。那时的旅客进站前总要往包里塞个军用水壶,谁也说不清火车上啥时候能喝上热水。
      2007 年动车组时代来临,不锈钢饮水机首次出现在车厢连接处。高铁乘务员张磊记得刚上岗时的情景:“旅客对着按钮发愣,不知道怎么接水。” 他特意制作了图文指引贴在机器上,却还是每天要解答几十次 “水开了吗” 的疑问。那时的水温固定在 95℃,泡面成了最受欢迎的旅途餐食,乘务员交接班时总要带着洗洁精,因为接水台总沾着泡面汤渍。有次暴雨延误,他和同事烧了 20 壶热水才满足旅客需求,制服上的水渍比当年的铁皮暖壶还多。
      如今的 “复兴号” 上,饮水服务已升级成完整的茶文化体验。在 G17 次列车的餐吧区,李薇的茶盘里摆着龙井、普洱、茉莉花茶三种选择,她能根据旅客的口音推荐适合的茶品:“北方旅客爱喝浓茶解腻,南方旅客偏爱清香型。” 去年春运,有位老人对着电子点茶屏犯难,她蹲下来教老人滑动屏幕,最后泡了杯温热的祁门红茶:“您慢喝,这茶养胃。” 老人临走时非要塞给她两个橘子,说比家里孩子照顾得还周到。
      铁路部门的大数据显示,高铁旅客对饮水服务的满意度从 2012 年的 78% 升至 2024 年的 96%。每列 “复兴号” 配备 4 台智能饮水机,能精准控制水温,泡咖啡选 85℃,冲奶粉设 45℃,还能显示水质 TDS 值。餐吧推出的 “四季茶点” 搭配套餐,春配碧螺春配绿豆糕,秋用铁观音配栗子酥,光今年就卖出了 12 万份。乘务员培训新增了茶艺课,从茶叶储存到冲泡时长都有严格规范,李薇的笔记本上记着:“乌龙茶需用 100℃沸水,第一泡要洗茶 15 秒。”
      在乌鲁木齐开往西安的动集列车上,还保留着 “暖壶服务” 的温情延续。乘务员马依拉提着电加热保温壶,专门给卧铺车厢的老人孩子送水。“很多维吾尔族老乡不习惯用饮水机,还是觉得暖壶接水方便。” 她的壶里总泡着玫瑰花茶,那是从家乡带来的特产,“旅客喝了说好,我就每周从家里带一大包。”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流动的列车始终带着人情的温度。
      王桂英退休前特意坐了趟 “复兴号”,当李薇把泡好的茶送到她面前时,老人摸着冰凉的桌面感慨:“当年我那暖壶,冬天烫得能烙手,夏天半天就凉透。” 窗外的风景飞逝,比她当年值乘的绿皮车快了十倍,可车厢里的那句 “您慢用”,和四十年前她对旅客说的 “小心烫”,有着同样的温柔分量。
      从绿皮车的煤炉烧水到高铁的智能控温,从搪瓷缸的磕碰声到陶瓷杯的轻响,火车上的饮水故事还在继续。当 “复兴号” 的茶香飘向越来越多的角落,那些关于铁皮暖壶的记忆并未褪色 ——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铁路最温暖的年轮,让每段旅程都带着出发地的牵挂,和目的地的期盼。


","sort_id":1,"click":0,"status":0,"is_msg":0,"is_top":0,"is_red":0,"is_hot":0,"is_slide":0,"is_sys":1,"user_name":"admin","like_count":0,"add_time":"2025-07-09T11:52:45.187","update_time":null,"sub_title":"","source":"本站","author":"管理员"},{"id":26541,"site_id":1,"channel_id":8,"category_id":6,"call_index":"","title":"西安汉阳陵 “高铁流动博物馆” 暑期活动:让历史乘着高铁驶向远方","link_url":"","img_url":"","seo_title":"","seo_keywords":"","seo_description":"","tags":"","zhaiyao":"当夏日的阳光洒满关中平原,西安汉阳陵博物馆与当地高铁部门联合推出的 “高铁流动博物馆” 暑期活动正式启动。这一创新举措将沉睡千年的文物故事搬上飞驰的高铁列车,让游客在奔赴目的地的途中,便能穿越时空与汉代文明相遇。而高铁乘务员们则化身为历史的 “摆渡人”,…","content":"

      当夏日的阳光洒满关中平原,西安汉阳陵博物馆与当地高铁部门联合推出的 “高铁流动博物馆” 暑期活动正式启动。这一创新举措将沉睡千年的文物故事搬上飞驰的高铁列车,让游客在奔赴目的地的途中,便能穿越时空与汉代文明相遇。而高铁乘务员们则化身为历史的 “摆渡人”,用专业与热情搭建起连接古今的桥梁,为这个夏天的高铁旅程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高铁流动博物馆” 的核心载体是一列经过精心改造的高铁列车。踏入车厢,仿佛瞬间穿越到汉代的宫殿庭院:行李架上悬挂着汉阳陵出土的彩绘俑复制品,车窗玻璃上贴着汉代瓦当纹样的静电贴,过道两侧的展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着汉景帝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最引人注目的是车厢连接处的互动展台,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幕 360 度观赏汉阳陵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甚至能参与 “虚拟考古” 小游戏,体验文物修复的乐趣。这列高铁不再仅仅是运输工具,更成为了一座移动的文化展厅,让历史走出博物馆的围墙,沿着高铁线路扩散到更广阔的天地。
      活动期间,每周五至周日的特定高铁班次都会化身 “流动博物馆”,覆盖西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线路。游客只需购买相应车次的高铁票,就能免费参与活动。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有所收获,活动设置了多层次的体验内容:针对青少年,推出 “小小考古家” 研学手册,通过趣味问答引导他们观察文物细节;面向成年游客,则提供专业的历史解读音频,扫码即可收听汉阳陵博物馆专家的深度讲解。这种 “边行边学” 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旅游与文化体验的界限,让高铁旅程成为一场沉浸式的历史课堂。
      在这场文化传播的盛宴中,高铁乘务员们的角色尤为关键。他们提前接受了汉阳陵博物馆的专业培训,不仅熟悉列车上展示的每一件文物故事,还能准确解答游客关于汉代历史的各种疑问。当列车从西安北站出发,乘务员小王便开始了她的 “文化播报”:“各位旅客您好,欢迎乘坐本次‘高铁流动博物馆’专列。现在我们所在的车厢展示着汉阳陵最具代表性的裸体陶俑,这些陶俑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同,它们原本都穿着丝绸衣物,由于年代久远才变成现在的模样……” 她的讲解生动有趣,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听。
      遇到对文物特别感兴趣的游客,乘务员们还会主动引导他们参与互动。在一节车厢里,几位来自上海的大学生正在讨论展台上的汉代铜镜,乘务员小李见状,便上前分享了铜镜背后的 “透光” 原理:“这种铜镜在阳光照射下,背面的花纹能投射到墙上,古人常用它来占卜吉凶,就像我们现在用星座运势一样有趣。” 她的比喻既形象又接地气,让原本深奥的文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位游客感慨道:“坐了这么多次高铁,还是第一次在列车上听乘务员讲历史,感觉这趟旅程一下子有了深度。”
      “高铁流动博物馆” 的意义远不止于文化传播。它巧妙地利用了暑期高铁客流高峰的特点,让游客在碎片化的旅途中实现文化消费。数据显示,活动启动首周便吸引了超 5 万名游客参与,其中有 30% 的游客表示 “因为这个活动特意选择了相应车次”。许多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孩子参与活动的照片,称赞这种形式 “让孩子在旅途中不再沉迷手机,而是主动探索历史”。而对于汉阳陵博物馆来说,高铁的高覆盖率让文物故事触达了以往难以触及的受众群体,仅活动启动半个月,博物馆的线上预约量就同比增长了 40%,实现了 “流动展览” 与 “实体博物馆” 的双向引流。
      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高铁流动博物馆” 还将不断升级。未来,游客有望在列车上参与 “文物拼图挑战赛”,获胜者可获得汉阳陵博物馆的门票;高铁乘务员也将尝试用情景剧的形式演绎汉代生活场景,让历史人物 “活” 起来。当夕阳西下,载满文化记忆的高铁列车抵达终点站,游客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下车时,乘务员们会递上一张印有汉阳陵全景图的纪念卡片:“感谢您参与本次文化之旅,期待您在目的地也能发现更多历史的痕迹。”
      西安汉阳陵 “高铁流动博物馆” 暑期活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交通的完美融合。它证明了高铁不仅能缩短地理距离,更能成为文化传播的高效通道;而高铁乘务员也不仅是服务者,更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这个夏天,当高铁列车载着文物故事穿梭于城市之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创新的文化活动,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生动写照 —— 历史从未远去,它正乘着高铁的东风,驶向每一个人的心中。

","sort_id":1,"click":0,"status":0,"is_msg":0,"is_top":0,"is_red":0,"is_hot":0,"is_slide":0,"is_sys":1,"user_name":"admin","like_count":0,"add_time":"2025-07-08T10:16:09.067","update_time":null,"sub_title":"","source":"本站","author":"管理员"}],"categorytitle":"旅游服务"}